旅游“4个100”工程〔16〕“强筋健骨”,旅游产业化“新引擎”拉动作用更加强劲。建成乡村休闲营地30个、乡村部落25个、文化体育活动阵地127个,成功打造1条精品旅游线路、1条“旅游 采摘”线路、1条研学旅行线路。成功培育“大学城阳光集市”,提质江南水乡、财富中心2条特色美食街区,推动好花红景区布依农家乐和濛江濛涟农家乐集群标准化建设,打造翁金村洞穴主题酒店、“红村”等一批特色酒店、民宿,妙田吉市先后获评省级旅游民宿和国家级丙级民宿。国家藤球训练基地落户惠水。成功举办“六月六”民族文化节、“东盟杯”国际藤球邀请赛等系列文体活动,赛事活动拉动作用凸显,创建“宇粽布同”端午节品牌,全年过夜游客数超59.5万人次,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大关。
(二)全面发力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创新再结硕果。
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统筹推进资源有效开发、资产有效盘活、资金有效增长,扎实开展“找矿行动”,新增出让矿产资源采矿权5宗。创新“以租代售”方式,盘活园区闲置厂房5.79万平方米、土地540亩。深入推进财源建设,财源培育和税收“双增”,增幅排全州第1位。国有企业实现市场化实体化运营。科技创新取得新提升。新增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累计培育高新企业19户。获批科技项目40个、资金1340余万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7.24亿元,均排全省前列。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引进优强企业24家,推动32个项目落地建设,智能课桌椅、碳智联、东方雨虹等35个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44亿元、固投转化率达85%。
(三)全面发力精准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创新形成“5533”〔17〕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惠水打法”。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遍访起底,逐户分析,户户过堂,因户因人精准帮扶,推动“3 1”保障有效落实,1679户6353人监测对象精准消除风险,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东西部协作成效突出。“三联四助五提升”〔18〕工作机制获粤黔两地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列入省州百亿级产业集群试点。“惠品出山”累计销售20.95亿元,跃居全省前列;“惠品入湾”销售额达9.5亿元,消费帮扶全省第3位、全州第1位;劳务协作就业帮扶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四进计划”〔19〕,落实村集体经济“十条措施”,全县村集体经济积累达4300余万元。大力实施“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培育选树“产业兴旺带头人”“农村治理骨干”“乡风文明模范”各200人。建成1828套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管网20.58公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8%;完成农村厕所改造1983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和美村寨”示范建设初见成效。
(四)全面发力统筹发展和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
安全生产管控有力。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30个新兴行业及129个传统行业安全生产职责,解决了一批“职责不清”“监管盲区”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坚决遏制了重大以上事故发生,守住了安全生产底线。债务风险防范有力。抢抓一揽子化债政策机遇,用好用活置换债券政策,运用“资金 资产 资源”模式,有效化解一批政府债务,实现债务“不爆雷”“只减不增”和“保黄”目标,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和债务风险底线。维护稳定深入有力。创新推行“五个处置绝不过夜”〔20〕、“警情、社情、访情、舆情”“四情联动”调度一日清、信访首访“4331”工作机制〔21〕,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到县信访人次同比下降33.2%。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创新推出快警处置新模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守住了安全稳定底线。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向好。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229公顷、石漠化综合治理26.6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8.2平方公里,河长制“一河一考”评估排全州第2位,森林覆盖率63.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7%,城市污水处理率98.1%,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五)全面发力增进民生福祉,民生保障兜牢兜实。
就业服务质效持续提高。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74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6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12人,发放交通补贴936.95万元,惠及1.74万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0.4%。推广“免申即享”〔22〕经办模式,兑现稳岗补助、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共281.73万元,惠及625家企业,6693名员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12个,新增学位7480个、住宿床位1200个、餐位3000个。引进教育人才67名,培育省州级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36人。成功创建省州级示范幼儿园7所。引导新乡贤、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共捐资217万元,排全州第2位。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新增2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成21个中心村卫生室,县域就诊率达90%,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保障持续夯实。健全兜底保障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实现低收入人群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18亿元,覆盖特殊困难群体42.27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提升至165.81元/月,保障水平排全州第3位。新建和改造提升县镇村三级养老机构13个,新增护理床位151张,80名老人温暖入住。新增移民搬迁群众、新就业职工、环卫工人等群体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共发放租赁补贴322户56.43万元。
(六)全面发力优化发展环境,政府效能明显提升。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建立“四单闭环”企业服务机制〔23〕,大力推行“午间不停歇”政务服务,创建“企业之家”,拓展“贵人服务”“惠办好”服务品牌,累计为企业帮办3174件,解决企业诉求253个,推动化解不动产权证办理等历史遗留问题30个,解决项目用地指标2052亩。法治建设不断深化。深入推进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100%,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检查结果公示率、部门联合抽查事项覆盖率均达100%,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考核结果从全省末位上升到第18位,行政执法质效显著提高。廉政建设不断强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合理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深化财税金融、乡村振兴、社会保障、项目建设、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持续强化审计监督,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