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十四五”期间兰溪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定位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聚能提质新平台和现代化城市新区。
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以“扛旗争先、再创辉煌”为新契机,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要求,创新招商模式,从单一招商向“招商、招才、招资”统筹推进,坚持“亩均税收、亩均销售、亩均投资”并重,集聚大批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加强数字化改革力度,加大技术改造、科技攻关和文化创意强度,鼓励企业创优、创牌、创新,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动能转...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立新城”的战略目标,高质量建设金兰创新城,以“金兰同城”为统领,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以产业为引擎,以“一芯七岛”为架构,以多元生活、田园风光和旅游度假为特色,以绿色生态廊道为纽带,融汇生态、生产、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把金兰创新城打造成一个产业高度集聚、人才资源荟萃、创新活力迸发的创业创新高地,打造成g60科创廊道重要节点,打造成浙中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成金华乃至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奋力展现“重要窗口”建设的金兰创新城风采。
——高标...
按照“融入、同城、畅联、立体、智慧”的发展要求,依托高铁开通、高速加密、水运复兴、智慧赋能,高质量实现接轨长三角、融入都市区、金兰同城化,构建形成内畅外联、立体多元、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高水平打造浙中西部接轨长三角的重要门户枢纽。
融入:实现1小时联杭、2小时入沪。至2025年,依托金建高铁开通,打通兰溪北上快速通道,高质量实现兰溪与杭州1小时互联,与上海等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2小时互通。市域高速路网进一步完善,g60杭金衢金华至衢州段(二期)拓宽完成,建德至武义高速、诸暨至建德高速前期...
一是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从总量来看,新昌服务业增加值一直位于绍兴市末位,2020年仅为越城、柯桥、上虞、诸暨、嵊州的34.33%、29.28%、45.06%、31.40%、72.65%,除嵊州外,新昌服务业总量均不及绍兴市其他区(市)的一半,且存在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从占比来看,2020年新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2%,分别比全省、全市低8.6、3.9个百分点。
图5 近3年绍兴各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二是服务业发展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依然偏高,仅批发零售...
到2025年,全面建成“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建设格局,质量基础更扎实,质量竞争水平更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更强,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发展新动力基本形成,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国同类县市区中位居前列。
——产品质量目标。以标准为引领,构建全链条标准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提升行业话语权。进一步加强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开展质量提升工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提升质量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品字标”品牌建设,发挥“品...
到2025年,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明显提升,网格化、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气象领域得到应用,在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乡村和农业气象安全、交通和旅游气象安全、生态和环境气象安全等方面的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逐步成型。
到2035年,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的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平安诸暨、美丽诸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贡献更有成效,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更具活力,初步建成以数字气象为重要标志的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
一是体育产业位居全省前列。上虞岭南覆卮山景区获评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2020-2022);杭州湾海上花田海浪卡丁车获评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2020-2022);上虞e游小镇被命名为浙江省第三批体育特色小镇;岭南乡灵运攀浪小镇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名单。上虞大康体育健身设施制造有限公司被列为2020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上虞大康体育健身设施制造有限公司和浙江金泰泳池设备环保有限公司等两家单位获评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示范企业(2018-2020);五岳龙威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实...
(三)具体目标
1.有效提升金融产业贡献度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多种金融业态协同发展,助力新型金融业态加快发展,大力提升金融产业贡献率,综合金融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到2025年,力争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2%以上。
(1)更加凸显银行业主力金融作用。到2025年,全区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200亿元以上,各项贷款余额达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以上。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业务和产品比重不断提高,长期贷款增速超过贷款平均增...
1.综合财力稳步增长。按照“缩小差距、赶超发展”的要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力争与gdp增速基本保持同步。到“十四五”末,财政总收入达到300亿元规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0亿元规模。
2.服务保障提能增效。保重点、优结构、减开支、稳运行,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推动商贸与实体经济联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保持“高速度”。建立政府扶持政策退出评估机制,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发展动力。从严从紧管理管好政府钱...
20 兰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林木养护等 3700 环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美丽公路一期工程(梗黄线改造工程)工程起点桩号k0 000(与车谷线相交),终点桩号k4 918(与十赵线相交),长4.918公里,路基宽6.5米(不含压顶),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20km/h,工程主要对路基路面进行改造和病害处治后罩面,其他附属工程包括照明、桥涵、排水、交安、候车亭等进行改造。
21 稽东香榧森林公园生态保护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林木养护等 / /
22 绿色矿山...
通过五年的发展,柯桥区基本确立产业更独特、赋能更有力、活力更强劲、支撑更多元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在全省率先建成影响力突出的产业数字化示范区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实现核心产业大提升、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数字治理深应用,全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在2020年基础上翻两番。
1.核心产业规模提升。培育半导体与装备电子、增材制造、智能照明及元器件、工业软件等核心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数量达到8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
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数字产业化是推动动力变革的重点领域,产业数字化是推动质量效率变革的主要路径。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技术正拓展升级,5g时代已然开启,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17年底,省委、省政府将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如何更快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是事关柯桥制造业发展能否实现跨越的重大命题,应早做准备。“十四五”时期,柯桥要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一方面需要通过实施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谋划布局智能...
强化灵活开放的引才用才导向。开辟快速引才通道,对各类顶尖人才、重大人才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深化高层次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领军型创新人才可实行年薪制、项目制。深化“揭榜挂帅”机制,梳理“卡脖子”核心技术“需求榜”,拓宽引才用才视野,吸引全球领军人才揭榜攻关。
健全市场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优化人才评价方式,把工作履历、薪酬待遇、获得投资额作为人才评价认定的重要标准。建立包容审慎的人才管理和审计评价机制,坚持从整体上评估人才引育投入绩效,对人才科研成果...
——三产融合的特质乡村范本
聚焦“五花四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产品供给,引导支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三生 ”融合发展,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富裕星”创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兴业民富。打造产业兴旺、融合精美的特质乡村。
——三宜三美的越乡名村样板
聚焦全域美丽,以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为导向,坚守“十宜十不宜”原则,擦亮“美丽星”,把全区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统筹布局,分类施策、因村制宜,打...
立足“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加快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化,全力推进“稳一、强二、扩三”,林业一二三产融合步伐更加稳健。“十三五”期间,全区围绕竹(毛竹)、香榧、花木、盆景等林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现代园区建设,2020年全区林业行业总产值达55.3亿元。加强现代园区建设,累计建成香榧、竹笋、青梅、花卉苗木、盆景等现代林业园区面积5.3万亩,总投入3.7亿元。建成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其中包含香榧、竹笋、青梅、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示范区和花卉苗木特色林业精品园;另外建成省级花卉苗木主导产业示范区...
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失业保险体系。实现社会保险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力度稳步提高,到“十四五”期末,实现本区户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以上,实现养老、工伤待遇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实现社会保险服务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均等化,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围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其中2021~2022年以完成补建任务为主,适当开展改造提升项目;2023~2025年全面实施改造提升项目,同步启动绿色农田示范和数字农田示范项目建设。
1.约束性指标。到2025年,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25万亩,其中,补建高标农田1.33万亩。对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85万亩。《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未对柯桥区下达新建高标准农田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任务。
2.预...
1.杭州下城区
浙江杭州下城区推行“三位一体”式的共管治理。近年来,杭州下城区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楼宇经济,在实施两轮楼宇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后,至2013年末已成功培育税收超千万元楼宇73幢,超亿元楼宇20幢,全区税收70%上来自楼宇经济。下城区楼宇经济发展的特色即采用党建、服务中心和促进会自治“三位一体”模式共管共治楼宇社区,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楼宇社区凝聚力。一是楼宇社区党建正规化。楼宇社区建党委,楼宇企业建支部,共建立26个楼宇社区综合党委,管理党员超万名,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沮织架...
到2025年,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服务业首位度凸显,建设成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跨境电商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样板区。具体目标,《规划》从总量倍增、结构优化、主体壮大、质效提升、开放扩大五个维度,提出12个支撑性指标。
1.总量倍增
到202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926亿元,年均增速7.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0亿,年均增长10%以上。
2.结构优化
到202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
到2025年,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水平,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精细、数字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形成“城市道路智慧化、供水节水示范化、排水防涝系统化、海绵城市全域化、环卫治理现代化、园林绿地特色化、城乡燃气保障化、轨道交通网络化、城市风貌品质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格局。
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城市道路智慧化
加强城市道路及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等级级配,加快形成以快速路网为骨架、主次干路网为主体、支路网为补充的衔接便捷、运转高效的城...
(1)区域位置
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沪、杭、苏中心地带。南湖区地处北纬30°36′到30°50′,东经120°39′到120°58′,北接嘉善,东邻平湖,南至海盐,西北紧靠秀洲区。
图2-1 南湖区区域位置图
(2)辖区面积
南湖区行政管辖区域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现辖7个街道、4个镇,分别为南湖街道、东栅街道、建设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解放街道、湘家荡区域管委会(七星街道)、大桥镇、新丰镇、余新镇、凤桥镇。
(3)地形地势和...
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全区主要镇(街道)、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冷链食品加工基地的冷链物流干支配网络,冷链物流上下游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补强,冷链物流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功能完善、上下游衔接有序,与南湖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与居民需求相适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生态体系。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全区冷库总容量达到20万立方米,供销社系统冷藏运输车辆新增15辆及以上。农产品冷链区镇...
到2025年,商务高质量发展局面基本形成,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量质并举,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努力成为高质量外资集聚的开放高地、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共享腹地和长三角核心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节点。
——国际双向投资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不断深化,到2025年,力争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5亿美元,跻身长三角前八,5年累计引进世界500强、总投资超亿美元重大项目250个,基本建成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国际投资引领示范效应持续提升。到2025年,累计完成对外直接投资备...
到2025年,全市人口规模适度增长,人口素质持续改善,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人口流动更富活力,人才红利进一步释放,建成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适配城市功能的人口发展格局。
——人口规模适度增长。实施积极的人口发展策略,全面深化户籍政策改革,增强外来人口吸引力度,促进人口生育水平适度回升。到2025年,全市总和生育率上升到1.3左右,常住人口总量在580万人左右。
——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到2025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岁...
——质量发展效益实现新跨越。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四大领域”质量总体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嘉兴新制造“555”现代产业体系再造升级,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在97.5%以上,全市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城市功能和品质实现大跃升。
——质量治理体系实现新跨越。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持续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健全,质量治理机制更加完善,质量治理数字化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数字化质量治理体系基本建成,以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全面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