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8日在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虞 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第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拼搏实干、砥砺奋进,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和“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762.9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33.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5%。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5%,2021年达89.8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915元、21979元,五年增长45.8%和56.4%;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五年分别下降30.2%、42.1%,减幅居全省第一和第三,获评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8.8:63.3:27.9调整为9.1:54.8:36.1。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竣工投产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示范、龙蟒佰利联50万吨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攀云钛低成本高端钛锭熔铸及延伸加工、航钛高品质航空航天钛合金生产线、睿恩光电智能终端影像芯片、美亚迪智慧光电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化项目200余个,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上市企业2户,钢城集团等8家企业跻身川企百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8户,工业总营业收入从1612亿元提高到2180亿元,钒钛产业向后端延伸速度加快,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汇企成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被列为全国首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入围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服务业支撑作用凸显,旅游总收入迈入全省第二方阵,万达广场、银泰城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营运,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等21个项目进入省级文旅重点项目,率先发布31项康养产业地方标准,跻身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10强地级市、全省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特色试点城市,东区入选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省服务业强县,米易县创成天府旅游名县,盐边县、米易县进入全国康养百强县,全市康养产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占gdp的13%。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速,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基地19个,特色水果、早春蔬菜、特色烟叶种植面积分别达110万亩、16万亩、7.5万亩,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并达到2家,跻身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攀枝花芒果”“攀枝花块菌”“米易枇杷”进入中国—欧盟地理标志合作协定保护名单,仁和区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盐边县创成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成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镇3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发展活力在改革创新中不断释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限由5天压缩至1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300余天压缩至90天以内,首创企业开办“自公告”预服务改革并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城市营商环境位列全国百强第75位,市场主体实有数达11.31万户、五年增长40.8%。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科技创新政策六条”“人才新政七条”等政策措施,获批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试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1%提高到1.5%左右,新增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国省级科创服务平台16个,建成国家级钒钛科技孵化器等国省级双创服务平台12个,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6件、居全省第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五年增长60%,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居全省第三,“天府科技云服务”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东区创成省级高新技术园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钒钛综合利用领域委员会落地运行,共获得5批36个项目、4.5亿元重大科技攻关资金支持,钒铝合金产业化、大型氯化法钛白生产、eb炉国产化装备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出国内最高强度级别车轮钢、超强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及高端钛合金、钒电解液等一批关键产品。扎实推进重点关键领域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市属企业资产总额五年增长147%、达698.14亿元,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由49.5%提高到51.7%,完成配合四川银行组建工作;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完成,乡镇(街道)由60个调整为49个、行政村(社区)由482个优化为336个,盐边县获评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坚持不懈扩大对外开放,开通全国首个全程冷链蔬菜出口专列,建成攀西地区首个中小微出口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钒钛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市进出口贸易伙伴扩大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年共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60.46亿元、累计增长109%,共签约引进项目1903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21亿元。
(三)城乡品质在建管并重中明显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攀枝花迈入动车时代,攀宜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攀大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公路贯通成环;保安营机场完成升级改造,通航城市由4个增至15个,机场迁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新(改)建城市道路50余公里、农村公路977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达10.32公里/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西区、仁和区、米易县成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观音岩引水工程、马鞍山水库等中型水利工程建成投用。钒钛新城产城融合实现新突破,攀西科技城功能配套日趋完善,“两城”一体化加快推进,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缅气入攀、新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市民健康体育公园、打开交通“三把锁”等市政工程建成投用,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基本建成,5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数字化城市管理全覆盖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新(改)建污水管网600公里、污水处理厂29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2.81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进入全省前列,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稳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考评3次获评全省先进。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正式启动,米易县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三线建设博物馆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1县2乡(镇)14村获全省表彰,10个村入选四川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