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珍视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彰显铜仁文化独特魅力。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以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为重点,做好东山古建筑群文物研究保护,讲好“跨鳌亭”“三江六岸”等铜仁故事。加强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址保护,加快推进申遗工作,力争年内进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做好非遗保护传承,打造中南门非遗文化一条街,举办“非遗文创购”“新春非遗季”等活动,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发掘优秀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培育发展以苗绣、蜡染、傩面具、喜文化、箫笛等为代表的民族特色产业。创新开展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讲好民族文化故事,激发民族创造活力。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加强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充分利用周逸群烈士故居、木黄会师地、困牛山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好长征国家公园铜仁片区,推动红色景点串点成线,打造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红色故土成为焕发生机活力的红色沃土。深挖生态文化内涵。依托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等生态资源,丰富发展山地观光、科普研学等旅游业态,讲好生态文化故事,彰显梵净山“文化灵山”“生态净土”等品牌形象。
强化宣传营销,拓展客源引流渠道。积极发展本地游、联动省内游、拓展跨省游、吸引入境游,做大旅游流量,实现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均增长10%以上。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推广“重点推介 流量吸引 政策优惠”复合式营销,精准分析客源市场,用好媒体资源和网络平台,引导网络达人采取直播、推文、视频发布等方式开展宣传推介,构建全民参与的旅游宣传矩阵,形成可持续的“裂变式”传播效应。推出景区优惠政策,为游客提供更加经济的旅行体验。加强融合联动发展。做好“旅游 ”文章,推动文旅、体旅、农旅、工旅、康旅融合发展,培育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批山地户外体验式、红色民族文化研学式、全季节乡村旅游主题式精品线路,开展研学游20万人次以上。推动与省内及武陵山周边重点景区联动发展,深耕日韩、东南亚及成渝、长三角、粤港澳等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精准制定游客导入计划,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增长30%。增强旅行社引流作用。加大旅行社引进和培育扶持力度,推动旅行社与酒店、商超、航空等领域合作,强化“支支串飞”旅游市场培育,支持旅行社通过“机景联动·飞阅贵州”活动组织游客,提供全链条产品和全方位服务,吸引更多游客来铜旅游,有效破解“旅长游短”问题。
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围绕“六心行动”,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打通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评选一批名优小吃和非遗美食。深入挖掘本地传统菜肴、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包装铜仁锅巴粉、石阡黄水粑、江口米豆腐、思南花甜粑、松桃卤鸭等特色美食,在重点景区打造“旅餐”试点,集聚形成“美食汇”,让游客一站式吃遍“铜仁美味”。建设一批精品酒店和特色民宿。引进品牌连锁酒店3家,新增五星级标准酒店1家、星级旅游饭店2家,打造等级民宿10家,创建省级五星级旅游民宿2家,让游客体验多层次、特色化住宿。完善一批旅游交通网点。补齐充电桩短板,优化旅游标识标牌,加大停车泊位供给,推进“一场三站”零距离换乘接驳服务,设立异地租车还车网点,推广“小车小团”“司兼导”等新模式,让游客出行无忧。提级改造一批软硬件设施。推进铜仁智慧旅游服务云平台建设,加快梵净山景区提质扩容,高标准完成5座旅游厕所改造升级,提升游客满意度。开发一批铜仁特色旅游商品。依托朱砂、苗绣、抹茶、蘑菇石、黔金丝猴等地标元素,开发一批文创产品。在重点景区、“一场三站”、高速服务区布局旅游商品购物店,培育省级旅游商品购物店2家,让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打造一批沉浸式演艺作品。引入国内知名团队,围绕铜仁独特文化元素打造优质沉浸式演艺剧目,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让游客变“留客”。
(四)加快建设生态城市,推动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突出建管并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园林城市。
聚焦产城融合实施“强中心城区”行动。围绕中心城区100万人口、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双百城市”远景目标,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以业聚人,稳步建新城、疏老城,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发展竞争力,全力打造武陵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优化空间布局。科学编制《铜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坚持东限、西引、南联、北延,以碧江、万山为主体,逐步向松桃大兴、江口县城、大龙开发区延伸,打造铜仁城镇组群核心区。强化规划执行,严格“三江六岸”和重要山体规划管控,让城市布局更合理、建筑更协调、空间更通透。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建设以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普通铁路为主体的城区对外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按规划时序建设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等城市道路,畅通“大循环”和“微循环”,着力构建中心城区“九横五纵三联一廊一环”城市发展骨架,新建守信中路、义乌城至仁山公园等城市干道。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完善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推动融合发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万山高质量转型发展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中心城区产城融合。支持碧江高新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铜仁高新区、万山经开区、大龙开发区与中心城区融合联动发展,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易地搬迁安置点,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务工人员等群体在中心城区就业创业,实现中心城区常住人口49万人、首位度提高至24%以上。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导房开企业建设一批“好房子”“好小区”,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成2863套“保交楼”任务,房地产投资60亿元以上。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培育壮大本土建筑业企业,推广新型建造方式,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分别达80%、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