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节能减排和碳排放强度下降完成省下达任务。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拿出“开年就开跑”的使命感,增强“起步即冲刺”的紧迫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中加快发展,在先行先试中迎难而上,坚定信心、自我加压、跳起摸高,全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海口力量。
重点做好五个方面、22项具体工作:
(一)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实施科技赋能行动。完善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功能配套,推进重大新药创制试点,推动更多引领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力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创新基地等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主动服务海南大学“双一流”[18]建设、海南医学院升格高水平医科大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加大企业创新研发支持,揭榜挂帅攻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难题。加快数据、算力、算法等新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细分特色产业。开展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三年行动,全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领军企业,争取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3%。
实施人才强市行动。夯实创新发展人才根基,深入开展“椰城优才”计划,加强重点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引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经营管理、经贸服务和涉外法律人才。鼓励和引进院士等大师级人才、留学归国人才来海口创新创业。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接续实施“技能自贸港”三年行动,支持本地院校加强应用技术型学科建设。深化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推进基层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引导“两类人才”[19]扎根基层。
实施产业强链行动。全面落实“做强工业经济二十条措施”[20],大力推行“链长 专班”模式,推动重点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全速推进海口新药谷建设,加快“乐城研用 海口生产”联动发展,积极引进cmo[21]、cro[22]、cd-mo[23]、安全评价等领域头部企业,推动费森尤斯、晖致等外资生产性项目落地。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海南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建设,支持吉利远程商用车、海马汽车开拓海外市场。壮大先进制造产业,支持航芯等“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锐骏半导体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电气机电、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实施园区提质行动。完善“一园一业一基金”发展格局,优化提升基础功能配套,推进园区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江东新区围绕“出形象、聚人气、强管理、优服务”,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发展能级,力争营收增长20%,离岸贸易额、进出口总额均增长50%以上。推进中石化自贸大厦等4栋总部大楼建成投用,加快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集聚。着力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维修等产业,打造临空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以飞机租赁为突破口,建设融资租赁产业集聚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快cbd南片区开发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商业配套。高新区聚力发展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先进制造等产业,推动兴科蓉医药等40个项目开工、以岭药业等15个项目投产。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政策叠加聚合效应,有力有效推进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产业协同示范基地,跑出相向而行加速度。深化与上海张江集团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协作。支持开展保税维修再制造试点业务。推进中煤能源新材料实验室落地建设。力争园区营收、税收均增长15%以上。综保区发挥“自贸港 海关特殊监管区”叠加优势,推动进口消费品、国际贸易加速聚链成群,引进国际知名消费品牌5家、国际贸易企业10家,建设跨境电商境内海外仓和寄递交换中心,实现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集群营收增长15%以上。加快国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力争园区营收、税收均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复兴城园区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快跨境直播、商业数据出境、“游戏出海”[24]等业务布局,推动华为数字贸易创新中心落地建设,打造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基地。推动国际总部大厦、数字贸易产业大厦、创新产业大厦建成投用。力争园区营收、税收均增长15%以上。
实施投资增效行动。做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全面开展全球大招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总部企业及产业链“链主”企业,签约投资类项目金额500亿元以上。探索产业链招商、科创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标志性项目。联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引进卫星零部件配套制造项目。加强与深海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发展深海装备制造产业,加快中海油深海项目建设。提高项目谋划、管理和实施能力,推动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年度计划投资的5倍以上,服务保障117个亿元以上新建项目如期开工,加快318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建设,形成“四个一批”[25]良性循环。推行重大项目“三方联动”[26]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实现快审快批快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