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困难多挑战大的情况下,我市各项事业能够发展进步,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一直关心关注樟树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驻樟单位、驻樟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支持、参与樟树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待,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有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够;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中国药都”振兴还有瓶颈待突破;乡村振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还有短板,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还需加大力度解决;防范化解风险任务较重,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风险隐患还不少,等等。对此,我们将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全力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24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产业兴市、文化强市、人才立市、依法治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高水平保护,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建设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樟树样板。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促稳提质,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宜春下达目标。

  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引领,全力构筑产业集聚新高地。坚持以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化创新支撑,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发展。

  大力提升中医药产业首位度。牢牢把握“举全省之力支持樟树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集中资源、集聚力量,深入实施“中国药都”振兴“986”重点项目攻坚行动,着力推进9条细分产业链86个重点项目,一产一策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进一步擦亮“中国药都”金字招牌。全面提高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水平,推进中国药都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樟头红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做大中药饮片市场,开展老中药材市场提升改造,鼓励企业利用现代工艺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支持仁和、纳弗堂、百仁、天齐堂等企业增品种、扩产能。做强生物医药化药产业,推进迪赛诺国际化制剂二期、汇仁等一批医药项目,力争在仿制药、原料药、制剂上市方面取得突破。完成大健康创新创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医疗电子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推动中药材加工及现代冷链仓储物流项目一期建成使用,打造中部地区中药材冷链仓储中心。建强医药数字经济产业链,加大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大力实施医药数字经济产业园满园扩园行动。推动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医联体、全省中药饮片联(集)采平台建设。力争入库中医药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加大中医药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力度。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樟帮中医药一条街服务能力,力争引进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启动现代化针灸艾灸特色专科医院建设,推动中医医院挂牌“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樟树中医院”。加快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推进阁皂山景区改造提升、仁和药都里、药博园建设,举办全国性的药工炮制技术大赛,争取岐黄小镇申报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全面落实省制造业“1269”、宜春“869”行动计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选育链主企业4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左右。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行动,充分发挥酒、盐化工、金属家具等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深入开展数字产业化引领、产业数字化提质、应用场景培优三项行动,用足用好“机器换人”升级版,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0个左右;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新增入云企业30家以上,其中深度入云5家。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做好项目审核论证和节能监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持二产带一产、促三产,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测认证、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人工智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研发投入强攻行动,争取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长30%。强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争取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瞪羚(潜在)企业2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独角兽实现零的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5个左右。持续推进省级创新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火炬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创新载体。支持华星、金属家具检测中心等平台拓展业务,力争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ag旗舰厅首页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19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