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的内在逻辑性,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焕新,实现更深层次的科技经济融合;以产业焕新推动城市更新,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产融合;反过来,城市更新为产业焕新提供保障,产业焕新给科技创新带来新场景。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产业焕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城市更新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在空间上,突出天开园辐射带动作用,将“双核两翼”四片区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为“一核两轴三区”生产力布局,“一核”即天开园核心区,“两轴”即卫津路创意文化体验轴、红旗路科创产业发展轴,“三区”即西营门智能制造产业区、老城厢津沽文化魅力区、水上奥体体育竞技活力区。
全力落实九大重点任务——千方百计抓经济、谋发展、落项目、防风险。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抓经济、谋发展、落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使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增就业1.9万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一)聚焦国家战略,全力抢抓重大政策机遇
立足十周年新起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唱好京津“双城记”,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努力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中作出南开贡献。
积极争取政策资源。主动配合市级部门向国家部委汇报沟通,千方百计争资金、争项目、争试点。发挥天开园重要平台载体作用,申请未来产业园建设专项资金。着眼产业数字化,申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积极争取特别国债及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实施排水排涝能力提升等工程。充分利用中央资金,积极争取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试点。
加大承接外溢力度。建立与央院央所高频高效“握手通道”,深化天开园与北京科教资源合作。组建专业驻京招商工作部,做大做强央企轨道交通运营产业优势,推动航天科工、中电科等央企创新业务板块加大投资布局力度,打造央企产业生态圈。全年新引进央企分支机构15家、新动能企业200家,吸引投资项目超50亿元。
全面拓宽合作领域。大力支持服务“新两翼”建设发展,推出更多“同事同标”、“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深化与北京市海淀区交流合作,大力推动海淀创新链与南开产业链常态链接、深度融合。全力支持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引导区内规划设计、研发检测等优质企业拓展应用场景。聚焦人才落户服务“一卡通”、名医名师互动“一屏通”、文旅景区票务“一票通”等领域,积极打造三地优质资源共通共享模式。
(二)聚焦科技创新,全力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用好天开园红利,把南开区全域都视为天开园,以天开园为牵引,做实“科教立区”文章,切实增强核心区策源带动作用,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全市率先形成新质生产力。
高标准建设天开园核心区。强化市区两级协同联动机制,全面助力“一核两翼多点”发展格局。推动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津大学新一代智慧物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尽快开工,深化8358所老院区、原中电科46所等地块建设方案,打造更多符合科技企业成长发展需要的现代产业载体。加快优化先导区交通微循环,统筹推动航天道等5条道路提升改造、航海道桥立项开工。
大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并推动“天开海河海棠”母基金落户核心区,有效发挥天开种子基金、新开湖基金、天开宏达泰达海河创业投资基金等天开基金群功能,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优化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和上市培育机制,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达到15家、瞪羚企业累计达到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0家。
高水平服务各类创新平台。持续加强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驻区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聚焦智能科技、生命科技、双碳科技、海洋经济等前沿领域,推动“pi合伙制 天使基金 产业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落地。持续服务海河实验室、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建设,让更多优质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市场主体。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新地标。加快“科创中国”试点城区建设,主要创新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用好天开实验室创新发展联盟、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等资源,筹备组建多个科技服务联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举办论坛、路演、沙龙等活动不低于300场,持续扩大影响力,让书卷气和咖啡香处处萦绕,让人才在都市繁华中创新创业、施展才华、梦想成真。
(三)聚焦产业焕新,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破解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难题,促进区域经济主引擎由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着力引育概念验证、知识产权、小试中试、规划设计等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研发经济,支持中汽工程、创业环保、天大设计院、天津勘察院、规划设计总院等优质企业“走出去”对接服务场景,提升高技术服务效能,形成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产业;将南开区全域谋划建设成为全市智能科技研发基地,支持华来科技、迅尔科技、爱普生等领军企业提质扩产,大力发展“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研发管理总部和销售结算总部在内、生产加工环节在外的都市型智能制造产业;支持津药达仁堂、九安医疗等龙头企业拓展市场,积极争取爱尔眼科天津总部落户南开,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带动更多企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做大医疗健康产业规模。力争三大主导产业gdp占比增加10个百分点,助力实现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在8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