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8%、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400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6%左右。
做好今年的工作,全县上下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六个坚定不移”重要要求,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全面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举措。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只要全县上下锚定目标、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甩开膀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取得更大成绩!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投资依然是施秉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谋划一批、争取一批、招商一批、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对稳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提高项目谋划准度。深入学习研究国家、省、州政策导向,紧紧围绕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特别国债、“4 2”基金等投向,制定项目编报指南,举办项目谋划培训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储备一批高质量、有效益的项目,确保需要时拿得出来、过得了审、落得了地。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递分拨中心、燃气管道设施建设等19个项目申报落地,全县争取上级到位资金增幅不低于20%。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推行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包保服务机制,加快推进龙文化小镇、白头旺水库管网配套等43个在建项目建设,对未开工、推进慢的项目开展问题梳理,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保障项目。启动实施g653张家院至杨柳塘公路改扩建、看守所搬迁等21个项目建设;确保粮食和物流应急保障中心、成功磷化泥磷分离回收等16个项目完工投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以上。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推行项目建设要素清单化管理,强化前期工作经费和建设进度资金保障,对纳入国家、省、州和县“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应保尽保,最大限度激发部门抓项目的积极性,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全力以赴提振消费需求。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扎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支持马号镇启动集镇农贸市场建设。深入推广农村电商“三新农”模式,每个乡镇建立1个以上村级网络直播站,升级电商物流园配套基础设施,支持县域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培养一批网络直播达人,常态化开展网络直播活动,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深入开展助企惠民、服务企业行动,大力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指导房开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力做好旅游消费“文章”,策划推出偏桥美食节、山谷音乐节、农耕体验节等新消费业态,大力培育发展夜间经济,规划打造偏桥特色美食一条街、白沙井夜漂美食区,启动龙文化温泉小镇建设,弥补旅游季节性短板,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力争带动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10%、10%、15%、15%。
(三)全力以赴加强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发展产业、扩大有效投资、培育经济增长点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聚焦比较优势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工业园区、文化旅游,研究制定“一图三清单”,瞄准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龙头,按照“错位发展”和“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工作思路,紧盯意向企业,主动出击、盯住不放,力争空气蓄能发电等一批在谈项目实质性落地。瞄准重点地区招商。用好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资源,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聚焦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动态,积极组织参加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招商活动,把适合施秉发展的产业和企业引进来。坚持领导带头招商。领导干部要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产业大招商的“关键少数”,必须带头解放思想、创新求变、狠抓落实。今年将围绕招商质量、结构和效益制定考核方案,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力争全年新增到位资金6亿元以上。
(四)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滞后是我县最大的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县当前最大的任务。
新型工业化方面。抓好现有企业服务,设立工业发展基金,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全力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稳产达产、做强做大。抓好园区平台建设,申报专项债券项目,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摸清园区闲置资产,制定盘活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加快乾泰新能源(二期)扩建、京玖生物科技10万吨有机肥、鲜都督鲜食玉米加工等项目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以上。抓好园区队伍建设,开展“园区协商”工作,推动“好人好马进园区”,打造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园区干部队伍,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现代化方面。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开展土地撂荒专项整治,实施水利设施修缮,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坚定不移发展中药材、生猪、魔芋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太子参种苗研发、种植基地建设,推进太子参“药食同源”申报,优化交易市场运营模式,增加烘干生产线,启动散交市场建设,全力巩固施秉太子参的市场地位。抓好生猪养殖环境风险隐患处置,推广“公司 合作社 家庭农场”“大场带小场”的组织方式,确保全年生猪出栏15万头以上。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魔芋规模化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更好满足企业加工需求。强化烤烟科技支撑,开展自留种整治,新改建烤房378座,收购烟叶8万担以上。抓好白洗猪种质保护和品牌打造,大力发展精品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做足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行动,全力推进利来水产鲟鳇鱼养殖、贵州黄牛集团肉牛养殖等项目建设,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